
豪横!小钢企乌钢再上《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
2023-01-11 12:39
2020年5月14日,兴安盟敬业集团乌兰浩特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新闻再次登上全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这是继2019年6月18日,该报在头版刊登乌钢新闻后,时隔近一年后,再次刊登乌钢新闻。同时,这次该报刊登乌钢新闻,恰逢刚刚刊登完习总书记到太钢考察调研,对中国钢铁工业做出重要指示。乌钢新闻能在该报经济版刊登,充分说明了钢铁行业的重要地位,体现了总书记对钢铁业的重视,表明中国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钢铁工业的稳定,也就没有工业和制造业的稳定。经过疫情考验,中国钢铁工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钢铁的力量,在关键时刻,全行业干部员工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钢的一路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钢铁企业发展波澜,更见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持久力和美好前景。乌钢2014年因经营困难濒临停产时,年产能仅50万吨。从被敬业集团重组6年的时间,曾濒临停产的乌钢年产能从50万吨发展为200万吨,让这颗昔日的草原明珠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现在的乌钢发展产销两旺,2200多名员工安居乐业,呈现人心思进的崭新风貌,企业现在年产量比兴安盟复建之初的1980年分别增长了78倍、38倍、57倍。2019年,率先成为兴安盟第一家工业年总产值超过50亿元的企业,实现工业年总产值50.03亿元;上缴税金首次突破一亿元,达到1.11亿元,同比增长26.4%;员工工资同比增长15.63%。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乌钢由于钢铁企业生产工序的特殊性,仍保持着正常的生产模式,给企业的经营生产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既要严密防范疫情,又要确保稳顺生产。面对这场大考,乌钢积极落实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当地党委政府指示精神,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一手抓生产,一手抓防控,科学防控,严防死守,实现对疫情有效防控。截至目前,乌钢在岗员工,未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同时,乌钢作为兴安盟骨干支柱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回报社会。从2月2日以来,受敬业集团董事长李赶坡委托,乌钢先后三次累计捐款近60万元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指引了绿色发展新方向。在今年发生疫情后,乌钢坚持做好企业生态环保“大文章”不停歇,多措并举提升企业环保水平。5月的内蒙古,鲜花竞放、杨柳吐绿,焕发出勃勃生机。进入5月份以来,乌钢抓住春季利于植树大好季节,全公司广大干部员工积极行动,在公司厂区大量栽植兴安盟特有树种樟子松,绿化美化厂区。
这只是乌钢今年全面改善提升企业环境质量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乌钢自我加压,多措并举,持续改善提升企业环境质量。他们把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大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紧密围绕打赢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和净土保卫战这三场攻坚战,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精准治理、科学治里、依法治里,持续改善企业生态环境质量,协同推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针对企业环境质量具体工作,该企业首先把重点工作明确责任单位,严格目标考核和督查,确保件件落实。一是聚力攻补齐短板指标之坚,对涉及生态环保的短板指标,落实达标措施,分类制定攻坚方案,确保如期全面达标;加快达标进度挂图作战,工作往前排、进度往前赶,能提前达标的尽量提前达标;提高达标水平,既要全面达标、稳定达标,又要高水平达标、高质量达标,努力取得更加优异的攻坚战果。二是聚力攻解决突出问题之坚。抓好环保督察整改重点,认真抓好各级各类督察检查反馈问题的整改,注重从反馈问题中排查衍生性、关联性问题和环境监管薄弱环节,做到整改一个问题、补齐一项短板;突破瓶颈制约难点,针对治水、治气、治土、治固废的难点问题,加强科研攻关,提高污染治理的水平;关注舆论信访热点,及时解决群众身边的各类环境问题,加强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风险防控,做好突发情况防范应对,确保企业生态环境安全。三是聚力攻加快项目建设之坚。围绕谋好、建好、管好项目的要求,聚焦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重点目标任务,科学谋划一批近期和中长期实施的重点项目,特别是要排定今年需要实施超低排放技改工程、南料场环境治理和厂区噪音再提标再降低三大环保重点项目,制定实施方案,严格监管考核,让项目发挥出最大效应,并且加快完善公司厂区铁路专用线扩能提升技改工程,提高吞吐能力,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
敬业集团子公司敬业增材建立从增材制造原材料(金属粉末)生产,到激光熔覆修复、3D打印产品、粉末工模具钢生产多条智能制造生产线,是一家集专业研发、生产、销售高端气雾化金属粉末、激光再制造、3D打印服务于一体的全流程增材制造公司,欢迎大家前来洽谈!
电话0311-82898096、17631108000(王经理)
敬业增材金属粉末激光熔覆3D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