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征五号B火箭成功发射!将验证3D打印金属/陶瓷在轨制造
发布时间:
2023-01-11 12:39
2020年5月5日18时0分,长征五号B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从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488秒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我国空间站阶段的首次飞行任务告捷。
这是中国最强火箭“胖五”!这是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
在本次任务中,由中国科学院牵头负责的空间应用系统在新飞船试验船安排了在轨精细成型实验、材料摩擦行为实验、微重力测量试验等三项科学实(试)验,将为未来我国空间站建设运营以及走向更遥远的深空,进行前瞻科学研究和技术验证。
这次长征五号B火箭成功把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送入了预定轨道,可以为我国太空3D打印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机会。
为进一步提升制造精度、扩大可用于太空制造的材料谱系,由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研究团队研制的“在轨精细成型实验装置”将创新采用立体光刻3D打印技术对金属/陶瓷复合材料进行微米级精度的在轨制造。
太空失重环境是立体光刻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普通的打印浆料在失重条件下无法保持稳定形态,会发生爬壁导致液面起伏影响打印;通过国内外失重飞机,先后进行了数百次微重力环境下的实验,对浆料在失重条件下的流变行为及内在机理进行了分析,利用化学及物理方法对浆料进行优化使其从液态变为软物质形态,软物质特有的屈服应力在失重条件下抵抗形变,抑制爬壁,且在较高剪切力作用下其又可以恢复良好的流动性,保证了3D打印顺利进行。
据了解,中国科学院太空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CAS Key Laboratory of Spac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SMT)成立于2017年底,依托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是一个以“太空制造技术”为研究专题的科研实体。
早在2018年6月13日,中科院太空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空间应用中心)科研人员在瑞士杜本多夫利用欧洲失重飞机圆满完成了国际首次微重力环境下陶瓷材料立体光刻成形技术试验和基于陶瓷模具的金属材料微重力环境下铸造技术试验,获得多个完好的制造样品及丰富的实验数据。
3D打印在太空制造中应用得到很好优势,敬业增材从事原料生产、3D打印一站式全流程服务公司。
敬业增材3D打印金属粉末激光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