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科技--敬业增材3D打印
发布时间:
2023-01-11 12:41
在外界眼中,敬业集团一向以传统钢铁企业示人,不过外界想象不到的是该集团正在悄然发生着巨变-3D打印正在成为发展的亮点之一。那么敬业增材的3D打印你了解多少呢?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敬业增材,领略一下高科技的魅力吧。
3D打印项目自2016年9月份开始动工建设,到2017年年初就实现了投产。3D打印车间现有10台金属3D打印设备,包括7台EOSM290,1台ESOM400-4,1台ArcamQ20Plus,1台BLT310S设备,其中M400-4设备属国内成熟的大型激光打印设备,该套设备共有四个激光头,打印效率是普通设备的2.5-3倍。ArcamQ20Plus是大型的电子束打印设备。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大规模先进设备的公司,能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3D打印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等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敬业增材任务伊始,研发激光烧结设备及其合适的粉末材料。那时,国外多数激光烧结材料,然而这种材料为国外厂商垄断,每公斤售价高达上千元。最终,敬业增材构建完成了增材产业链打破了国外垄断。2017下半年,敬业增材用自己的技术与装备造出了第一个产品涡轮叶片。
在依托国际先进技术基础上,敬业坚持占领技术制造制高点,现在敬业通过自主研发正在逐步取代进口,公司自主研发的刮刀基本可替代进口刮刀,显著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产品成型率。瞄准航空发动机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全面突破相关关键构件激光成型工艺、成套装备和应用关键技术,掌握大型整体钛合金关键构件激光成型技术并成功实现装机工程应用的公司。
目前产品主要以涡轮发动机压气机、扩压器、涡轮叶片、燃烧室、冷却栅格零件、注塑模具、汽车发动机零件及个性化定制产品为主。该公司的3D打印产品废品率较国内同行业低5%-10%,处于先进水平。
金属3D打印技术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植入物、模具、汽车、教育科研、文化创意等领域。在航空航天领域,可对零件进行轻量化设计,工业上非常经典的应用是航空发动机的低压涡轮叶片,制造成本与精密铸造接近,而重量可减轻30%;在医疗方面,3D打印的骨骼构件表面设计的特殊二级网格状结构,模拟人体的骨骼,植入人体后,骨头可以直接生长到打印的构件中,形成非常好的生物固定;在模具方面,可设计贴合壁面的随形水路,冷却效果均匀,比传统水路冷却效果提高30-45%,可提高生产效率。
基于以上优点,发展3D打印项目对于钢铁企业转型,走出一条发展新路具有重要意义。
成功为厦门某企业打印出一款航空应用零件,该件的特点是壁薄、中空结构,且加工工艺十分复杂,用传统机械加工的方式无法生产,公司利用增材制造加后期机械加工的方式完成了该零件的制作,重量减轻40%-50%,且具有耐高压的特点,得到了客户的认可。
公司的3D打印产品同样也在模具行业大放异彩,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随行冷却模具,在这方面的应用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车、铣、铇、钻等传统的加工,使用3D打印能制作出非常复杂的水路,它的优势在于:根据注塑件形状复杂程度,可降低冷却时间20%至80%;据注塑件形状,可减少变形量15%至90%;模具成本略有增加,但综合注塑产能、良品率等因素,最终效益大幅提高。随形水路应用范围广,可用于多数注塑件的冷却优化。
瞄准高铁、航空航天、火箭、兵器、卫星等尖端设备进行零件生产,并与众多科研院所进行全面技术合作,在产品设计、拓扑优化等方面均得到极大提高。
3D打印是一个新的数字化制造技术,它的发展将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带来变化,随着科技发展,尤其交叉科学的应用,会给3D打印技术带来巨大突破,也会发展成制造业的主角。将来真正做到简易操作、高效、高精度、低成本,3D打印被业界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
未来三到五年,3D打印将进入一个产业化的爆发期,面对行业如此广阔的前景,如今,敬业增材在张觉灵副总的带领下,稳定现有生产的前提下做好整体布局规划,确保技术水平做到国内领先水平;在未来,更要放眼全球,无论是产值、规模、技术水平都要使公司成为同行业国内首屈一指,世界一流的高端制造业企业,为中国早日成为制造强国贡献力量。
敬业增材3D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