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名称

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一科在3D打印支持下战胜“五爪动脉瘤”

发布时间:

2023-01-11 12:47

  近日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一科在3D打印技术的支持下,成功完成一例复杂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是河北省人民医院促人工智能技术与临床相结合的又一成功案例。
 
 
  术前患者的头颅CTA显示前交通动脉瘤瘤体呈膨胀型生长与周围血管关系密切。若术中暴露不当或牵拉过度易造成动脉瘤破裂;夹闭动瘤颈时容易将供血动脉误夹,造成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面对如此复杂的问题,恰逢河北省人民医院3D打印中心“新硎初试”。当与3D打印中心贾秀川主任说明问题后,贾主任十分重视,连夜进行了动脉瘤局部重建,并进行动脉瘤局部1:1打印,血管与颅骨融合打印。
 
 
  历时10小时后,第一时间将3D模型交付科室,模型清晰显示动脉瘤由双侧大脑前动脉A1段共同供血,并且左侧大脑前动脉A2段及右侧大脑前动脉分叉的两支A2段血管均从动脉瘤体部发出,貌似动脉瘤的五支触手,此瘤如一只“五爪章鱼”。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当看到如此真实的3D 重建模型后,大大的增加了我科战胜这一“五爪动脉瘤”的信心。
 
 
  手术当日在神经电生理的监测下,依据3D模型的颅底位置与血管走形,显微镜下暴露动脉瘤,在历时5个小时的奋战后,成功的完成了动脉瘤夹闭。
 
 
  术后患者一般情况良好,目前已经康复出院。此次3D打印与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成功结合,充分提现了我院与时俱进、将先进技术与临床一线治疗相融合实现精准医疗的理念,必将为我院加强学科建设、促进精准化及个体化治疗提供助力。
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一科
 
 
  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一科本着“精于一则尽善”的理念,致力于颅神经疾病的研究与规范化治疗,率先(1992年)在省内规模系统开展了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作为全国颅神经疾患协作组成员单位,目前手术例数、手术效果均居于省内领先水平。并在省内首先开展并推广微创球囊压迫治疗三叉神经痛手术,效果显著,在行业内首次提出术前球囊形态学评估理念,提高了手术有效性。已连续举办四届河北省颅神经疾病诊疗高峰论坛,并发起成立河北省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诊治协作组,省内50余家医院加入成员单位,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学科主任钱涛教授担任协作组组长。(来源:河北省人民医院 修改/审核:王淑芳 文字来源:神经外一科 编辑:张童)

3D打印,医疗3D打印